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资讯中心 > 企业风采

苏州兴钊防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    出处:    浏览次数:1603(2020-10-09)

人才介绍

刘兴钊,研究院创始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军委装备发展部天基组专家,上海市智能探测与识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主持军口863重点项目、高分重大专项、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重点项目、装备预先研究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2016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企业介绍

苏州兴钊防务研究院有限公司筹建于201810月,正式组建于20198月。研究院注册资金1000万人民币,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路9号澹台湖大厦16楼。

研究院致力于新型电磁能量转换与智能感知领域的研发创新服务与成果转化,研究领域包括超孔径雷达技术、快速宽带(10GHz)频谱分析与新体制成像雷达技术、飞航式探地雷达、注浆检测仪、高频地波雷达小型化技术等。研究成果将全面提升遥感探测和电子对抗能力,提升民用微波探地和检测等领域的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企业文化与愿景:为国防,为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是我们的特点。顺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与愿景,顺应时代召唤是我们的责任。

研究院前台

研发中心


先进的雷达测试微波暗室(技术指标国内一流)

产品介绍

1. 光电协同实时信号处理机

现代雷达系统对海量实时信息和信号处理有着迫切需求,光电协同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及装备应用项目创建了面向新型实时信号处理需求的光电协同处理架构,首次实现高分辨率、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光电协同处理。该技术将光学复杂运算与电子学逻辑控制相结合,利用空间光学信息处理完成高密度、海量数据的运算,利用电子学处理完成传输控制、逻辑运算等操作。光电协同处理具有高速并行的处理特点,而且处理主要依靠光学无源器件,功耗极低。


光电协同实时信号处理机

2. 二代新体制雷达

第一代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通过向海面发射高频电磁波,利用该波在导电海洋表面传播衰减较小的特点,具有抗隐身、反辐射导弹的能力,相比于预警机雷达,具有造价便宜的优势,可全天时全天候的进行预警探测,是一种高性价比的探测手段。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刘永坦院士,是我国第一代新体制雷达的奠基者,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研究院研发了超孔径传感器技术,在保证雷达威力不变的前提下,大大减小雷达天线尺寸,以及缩小占地规模。该技术将应用于研究院第二代新体制雷达系统,在电性能保持不变前提下,阵地占地仅为原有1/402.5%)。


第一代新体制雷达系统

  

第二代新体制雷达系统原理验证系统

3. 电磁波注浆检测仪

研究院在分析了各项现有技术不足之后,根据有限空间中电磁波传播理论、自有波导技术、电磁波检测技术,结合AI技术,在克服已有技术不足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电磁波注浆检测系统。





电磁波注浆检测仪测试结果


4. 微波源及其他产品

研究院自主研发中国唯一通过等离子体引擎真空环境全周期形式验证的微波源,具有全固态实现,高功率稳定,高频率稳定,高反射耐受,紧固易集成,用户接口全等特点。




微波源及其他产品总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