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介绍
华寻智航(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谢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于2006年来长期从事多源融合导航与定位、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机器人三维建模与定位技术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等10多项横纵向科研项目。近年来共发表SCI及EI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
公司股东由帝国理工毕业的孙蕊博士,多伦多大学博后归来的吕品博士和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钱伟行、赵静四位博士组成。
团队核心成员孙蕊博士,2015年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获智能交通系统(ITS)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卫星定位技术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源信息融合、城市环境定位技术和导航性能评估,曾获英国诺丁汉优秀毕业生、皇家导航协会新人奖、Springer优秀博士论文奖,2016获ION GNSS分会最佳报告奖,2018年获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同时也是是英国皇家导航协会(RIN)和美国导航学会(ION)的成员,目前共发表Springer英文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
核心成员吕品博士,2015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出站。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三维建模、惯性导航及多源信息融合导航、卫星拒止环境下自主导航新技术。近年来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纵向课题。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十三五”装备预研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多项具有重要国家型号背景意义的合作项目。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核心成员钱伟行博士,2010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出站,2016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4年获得中科院“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提名,自2003年起一直从事惯性导航、行人导航及室内定位技术研究,授权发明专利6项,在多源融合及室内导航定位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核心成员赵静博士,2014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获得全国大学生嵌入式比赛一等奖,兼职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会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自2010年起一直从事机器人控制与非线性系统控制技术等方向研究,在机器人控制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经验。
公司及研发产品简介
华寻智航(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公司主要致力于面向室内外环境的移动机器人三维环境实时建模与自主导航定位装备,以及智能穿戴式导航定位装备的研发及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技术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移动机器人三维环境实时建模与自主导航定位装备,以及智能穿戴式导航定位装备由多组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以及基于嵌入式处理的微型导航计算机组成,无需GPS/BeiDou等外部辅助定位,属于高密度集成电子设备,具有技术集成度高、成本低、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势。公司产品技术集成激光点云数据建模、点云场景精确匹配、局部环境感知、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识别、视觉导航与模型构建、惯性导航及行人导航、室内导航与定位、惯性/视觉/激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完成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及目标识别任务。
本公司产品既可为个人装配穿戴式定位装备,也可放置于地面移动机器人或挂载于空中小型飞行器上,可为特种行业(如消防、工业巡检、医疗服务、井下作业、抢险救灾、智慧电站、侦察等)提供实时导航定位、避障与路径规划服务,并可采用服务平台实时监控机器人及人体等载体的实时位置与运动状态。目前公司产品技术已在消防机器人、工业巡检机器人等载体平台上推广应用。
图1消防机器人自主导航及路径规划应用
图2变电站场所的巡检机器人自主导航应用
图3医疗服务领域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应用
图4 空中微型飞行器自主导航定位装备应用
图5个人导航及定位监控装备应用
产品先进性及市场认可度
我国自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但高端机器人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且仅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从产业链来看,产业附加值高的上游几乎被日本和德国企业垄断,产业链中游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而我国主要集中在下游集成应用环节。
2019年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取得重大发展,产值和产量突飞猛进,全球AGV市场规模超40%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应用市场不断拓宽,技术性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参与数量迅猛发展。随着工业4.0与智能制造以及智能物流的发展,对移动机器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智能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目前,自主式移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及社会服务业等领域显示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移动机器人产品突破发展得益于导航技术的进步,下一代导航技术将是移动机器人行业竞争的核心,移动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等检测技术,生成实时地图进行精确导航。新导航方式在软件方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包括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同时也将创造更多新的机会。预计,移动机器人的销售额将会在未来二十年中快速增长,业内分析预计未来二十年后其市场价值将达到1500亿美元。随着特殊行业需求的放大,各种新机器人也会陆续出现,而自主移动机器人将成为移动机器人的代替品。由此可见,本项目形成的可装载在机器人上的新型定位导航装备产品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通过与国内外众多产品和技术的比较,本公司产品具有以下优势:(1)目前国内外多数定位产品使用了GPS定位技术,只能应用于室外环境,在室内无线信号通讯不畅的情况下,该类产品面临瘫痪的风险,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本公司产品解决了该问题,在室内条件下亦能保持高精度定位。(2)针对大型建筑的室内定位,国内一般采用无线网络定位技术,需要提前布设基站或信标,而该技术在消防、巡检、医疗、矿井等特殊环境下,灵活性及可靠性大幅降低,本公司研制的产品在此类特殊环境下依然能正常工作。(3)国外已研制出具有较高精度的移动导航定位设备,但是该类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市场占有率很低,本公司产品价格为国外类似产品价格的50%以内。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载体,预计移动机器人市场在未来三年内仍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具有较好的市场认可度及广阔的市场前景。